为弘扬伟大抗洪精神,强化同学们的责任担当意识,让思政课堂成为淬炼时代新人的精神熔炉。6 月 16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优秀团员干部前往荆州万寿宝塔、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,开展主题“承抗洪精神薪火,筑青春担当之魂”实践活动
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红六全程参与并指导。 活动中,同学们驻足万寿宝塔,聆听这座见证数百年荆江水患历史的建筑背后故事,感悟先辈抵御洪灾的坚韧决心。 在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,毛泽东同志“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,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”和周恩来总理“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”的题词苍劲有力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红六深情讲述: 1952年30万军民争分夺秒建成荆江分洪工程,为后续防洪奠定坚实基础;1998 年,面对特大洪水,230万军民在荆江大堤上筑起血肉长城,历经8次洪峰考验,以钢铁意志和无畏牺牲,守护了荆楚大地。“人在堤在”的铮铮誓言,凝聚成抗洪精神中众志成城、舍生忘死的伟大力量,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受感动。
此次活动将抗洪精神传承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既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,更是一次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课。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以抗洪精神为引领,激励同学们在工作学习中勇担使命、攻坚克难,为系部发展与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。 (马克思主义学院)
<< 上一篇: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(扩大)会议
>> 下一篇:没有了